某杏鲍菇基地,目前基地污水设备寿命将近,生产废水排放不合格,长期下去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损害,同时,也面临着相关处罚风险。
调研发现,杏鲍菇废水来源于原料-制种-培养料配置-拌料-填料-灭菌-冷却-接种-培养-出菇-采收的处理流程,主要是浸泡和高温杀菌废水,另外一部分是大量残渣,SS、COD、BOD等指标均严重超标。
根据此类废水特点,结合相关案例、经验的结果,杰鲁特建议具体工艺流程和设计方案如下:
(1)采用“混凝沉淀+生化"的工艺,通过混凝反应,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,去除率可达70%以上,其余可通过生化去除,确保出水达标排放。
(2)氨氮需要用“好氧"工艺处理。
(3)废水可生化性高。考虑到原水属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,生化处理单元采用“水解酸化+好氧"工艺。厌氧过程分为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。废水被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并进行发酵,即废水调节其水质,平衡营养物,并提高其可生化性。
水解酸化发酵后,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,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。此时进入好氧反应池可以保证好氧的正常运行,有在好氧状态下,这些生物膜通过代谢消耗污水中的有机物,一部分有机物作为代谢所需的底物,一部分有机物作为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能量消耗。出水脱色后达标排放。
确定最终方案后,达到CODcr:≤150mg/l、BOD5:≤30mg/l、SS:≤150mg/l、NH3-N:≤20mg/l、动植物油:≤10mg/l的出水标准。